当前位置:

身边的老字号 | 双燕楼

来源:长沙晚报掌上长沙 作者:李锋 编辑:丁洵 2024-05-22 09:10:45
时刻新闻
—分享—

竹篾轻轻一挑,一颗圆润的肉粒落在纤薄的馄饨皮一角,一卷,一压,一叠,一个肉粒饱满、面皮轻盈、两翼高展、形似燕尾的馄饨就包好了。这是湖南省老字号、双燕楼馄饨独特的包法——燕尾包法。

2ec49569bccb212709e5bb641cf938bawatermark1664cadd860702.jpg

双燕楼北正街店用明档,玻璃窗隔断,让后厨和前厅能彼此看见。

要想包出一个合格的燕尾馄饨,皮薄是第一要素。双燕楼馄饨第三代传承人常军介绍,“双燕楼的馄饨皮大小为8×9cm,比市面上常见的7×7cm的面皮大一圈,但更轻。我们面皮要达到1斤140张以上才合格,比普通馄饨皮薄30%,却能做到久煮不烂。”

让常军充满自豪感的面皮,是双燕楼几代人传承下来的技法精粹。三斤高筋面粉配一个鸡蛋,再加上食用碱不停揉搓,使面团柔韧、劲道,而后反复擀制,直至面皮厚度达到0.37mm。虽然现在双燕楼馄饨的门店不再使用手擀面的传统方式,但转用定制机械压制的面皮一如既往地延续了传统工艺的高标准。

9597e2439f48bc895a4c49cb4012a75dwatermark1664cadeca32e7.jpg

常军正在包馄饨,双燕楼馄饨始终坚持现场包制,保证“浮”的特性,保证最优的质量。

为得到众多长沙老饕和新游客的认可,双燕楼馄饨还坚持两点——肉嫩、汤鲜。常军说,“我们都采购新鲜前腿肉和五花肉,肥瘦比大概控制在二比八,剁成肉泥备用,这样馄饨才能鲜嫩多汁。一锅汤则要用5只老母鸡、10斤五花肉,20斤筒子骨、牛骨熬制。”

常军的徒弟,也是双燕楼第四代传承人刘超补充说,“每家店每天的汤是现熬的,一家九点开门的店,最晚凌晨五点后厨就开始忙碌,熬汤、包馄饨,半刻不歇。”刘超1998年毕业后进入长沙饮食集团,2006年转入双燕楼馄饨,后负责门店管理与品牌运营。

作为一家百年老字号,“双燕楼的馄饨,杨裕兴的面”这首口口相传的长沙童谣,道出了长沙人最早对双燕楼馄饨的喜爱与认可。清朝末年,双燕楼创立之初,还是走街串户、挑担现煮的方式。常军回忆双燕楼的发展时,用地道长沙话模仿了一段吆喝声,“我听我的爷爷他们讲,以前都是上街吆喝‘馄饨咯,卖馄饨咯’,到我(20世纪)80年代在双燕楼工作的时候,是在三王街的老店子。”

在北正街双燕楼馄饨的品牌店入口处,刘超请设计师用雕塑的方式还原了双燕楼早期的经营场景——一副担子,一口锅,一叠碗。让人不禁联想那时热气腾腾的画面——一碗馄饨,高汤滚烫,酸菜少许,麻油两滴,馄饨绉纱似燕尾,烟火气十足。除了雕塑,刘超还收集了早期的挑担、食盒、漏勺、托盘、称等等,并从长沙市档案馆复印了1950年双燕楼办理的营业证书作为展示。

从白手起家的摊档,到1935年注册公司,再经历公私合营、国企改制,双燕楼馄饨见证了长沙100年商业发展史。1996年,黄兴路拆迁改造,双燕楼被迫暂停经营,一直到十年后——2006年坡子街打造美食街,双燕楼重新设店开业。刘超便在此时转入长沙饮食集团旗下双燕楼馄饨,为当时的双燕楼手绘设计了第一个标志。

陪伴双燕楼已经有18年的时间,刘超感受到随着市场的变化,双燕楼也在不断调整经营结构。2010年,双燕楼在东塘街道开了第一家分店,因为靠近医院,为了适应更多消费者尤其是医院患者及患者家属的需求,经营时间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八点,除了馄饨,还设了米粉等餐食。2015年双燕楼被认定为湖南老字号。

5c2b4c36200bab57719d914c8e667720watermark1664cadfdc38d0.jpg

双燕楼北正街店铺内,常军及其徒弟刘超就店内小料进行检查,保证小料充足。

2016年,随着长沙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双燕楼经营品类增加了众多传统小吃,糖饺子、葱油粑粑、臭豆腐等等。双燕楼向一个综合餐饮品牌转型。三年后,双燕楼再次调整,将门店经营从街铺拓展至商业中心,缩小单店面积,迅速布局德思勤店、荟聚店、王府井店等店铺,获取更多受众。调整期间又逢疫情,再顺势上线兴盛优选等电商平台,在长沙市内线上销售生馄饨,到现在线上生馄饨一年销售额可达到百万元。

2019年年底,双燕楼入驻北正街,每日人流量可达千人,游客占比达60%。对于刘超来说,北正街店是长沙12家门店中最特殊的一家,一是面积大,不同于普通门店100㎡,北正街店面积达600㎡,增设了展示区域和包厢;二是经营品类丰富,增加了众多小吃及湘菜小炒,还原了20世纪80年代能做酒席的双燕楼。刘超说,“这家店给双燕楼新的发展思路,不仅为人员培训提供了充足的场地,还拓展了与学校的实践研学活动,能够让小朋友了解到湖南传统饮食。”

在本土发展,老字号有天然优势,但如何跨出一步,双燕楼有自己的打法。2023年,双燕楼在深圳开了第一家店。为什么直接从长沙跨越到深圳,刘超说:“一是因为在深圳的湖南人、长沙人多;二是市场的反响很好。事实证明,这是一场双向奔赴。”目前,双燕楼在深圳已有10家门店,两年不到门店数量已接近长沙门店的数量。在美食点评上,深圳不少门店都有“菜品全”“口味好”等正面评价。

对于双燕楼未来的发展,刘超表示,“我们一直致力于中式特色餐饮的传承、研发和推广,时代快速发展,我们也希望不断完善产业化发展、标准化管理,为顾客提供更安全、健康的食品,同时保留老字号的技艺与味道。”

对于规模的发展中,常军和刘超同时强调了一个“稳”字,这是两代人的默契与一致的经营理念。常军说,“我们新开一家店,都要求所有员工在品牌店培训最少两个月,通过考核后才能上岗经营”,要坚持“开一家就要有一家的一个效益,口碑是最重要的”。

215ca05bf3013322898f68a43150581dwatermark1664cae0b6875f.jpg

刘超专门在北正街店临街一角开辟了一个地方,做了旧时双燕楼馄饨皮制作与挑担经营的场景。

来源:长沙晚报掌上长沙

作者:李锋

编辑:丁洵

阅读下一篇

返回味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