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千余种农特产品亮相北京 助推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刘慧 编辑:丁洵 2024-06-18 14:45:30
时刻新闻
—分享—

2024年6月17日,“湘飘京城 味道湖南”湘品进京系列活动正式启动,来自张家界、株洲、益阳、衡阳、邵阳、娄底、湘西等14个市州的千余种农特产品集中亮相,各市州推荐官介绍本地的特色湘品。此次活动旨在推动更多湖南农特产品走进北京市场,助推湖南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活动由湖南省政府驻京办主办,14市州联络处协办,湖南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党组书记、主任陈荣伟出席了启动仪式。

f4d3c8f0-7f6a-423e-a2d5-82a6b436a492.jpg

“湘飘京城 味道湖南”湘品进京系列活动启动

近年来,湖南省政府驻北京办事处贯彻湖南省委、省政府“湘品出湘”战略,发挥展示湖南的窗口作用,传递湖南声音、讲好湖南故事、推动湘品进京,组织中国湘菜美食文化节等系列宣传推介活动,打造“湘品进京”金字招牌,提升“湘品更香”品质,助力湘品在更高水平、更广深度、更大范围“走出去”。目前,北京地区湘菜馆数量已超过5000家,湘菜餐饮年总产值超400亿元,京城处处飘“湘”。

d4828d64-e1d9-4e58-93f0-251c2deed7ea.jpg

湖南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党组书记、主任陈荣伟发言

张家界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市委农办专职副主任李本周表示,张家界市实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推进茶叶、水果、大鲵、蔬菜、中药材五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出以张家界莓茶、桑植白茶、张家界大鲵、武陵源葛根、慈利杜仲五大特色农产品为主,以张家界菊花芯柚、张家界白羽乌鸡、洞溪七姊妹辣椒、桑植白石萝卜、张家界黑猪“五小”特色农产品为辅的一批特色农产品。生态、环保、绿色、富硒的张家界特色农产品,将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株洲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段国平表示,株洲是神农福地、动力之城、千年瓷都,也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17家,湘赣红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企业44家,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总数254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4个,累计创建湖南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45个,国家产业强镇5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10个,全市农产品加工总产值突破1300亿元。株洲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有4个,分别是炎陵黄桃、酃县白鹅、醴陵玻璃椒、白关丝瓜。此次还带来“娜妹子”系列产品等。

衡阳市政府驻京联络处综合科科长谢金花表示,衡阳是湖南第二大城市,特产种类繁多,如衡阳糄粑,是衡阳地区独有的传统食疗风味食品。南岳茶油腐乳采用传统土坛发酵,再进行封存,使得腐乳质地软绵、豆香浓郁。衡南诗魔烧饼是衡阳市非遗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衡阳卤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南岳衡山自古便是黄精盛产地,当地有采集野生黄精食用和入药的传统。还有衡阳麻枣、衡东黄贡椒。

益阳市商务局综合科科长刘聪表示,益阳是远近驰名的鱼米之乡、黑茶之乡和淡水渔都,作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湖南省唯一的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市,益阳坚持“4+N”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思路,打造粮食、茶叶、水产、笋竹和安化腊肉、安化小籽花生、银城木槿、预制菜等百亿产业集群,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体系架构,形成“一县一特、一片一业”发展新格局。益阳的“南县稻虾米”“南县小龙虾”,先后被评为湖南省“一县一特”优秀农产品品牌,价值达355.6亿元。

邵阳市邵阳红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促进会副会长何丹丹表示,“邵阳红”是邵阳市打造的市级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包含生态茶饮、优质粮油、绿色果蔬、美味食品、道地中药五大系列,该品牌是对邵阳千年文化的传承,每一个进入邵阳红品牌目录的产品要经过严格评审,邵阳全市有2000家农业企业,上万个产品,现只有97家企业、198个产品进入“邵阳红”品牌目录。全市还有11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湘西州电商协会会长、十八洞乡村振兴馆负责人宋凯敏表示,十八洞产业联盟立足湘西州的农特产品,搭建绿色农业服务和合作平台,促进联盟成员间业务合作、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实现湘西州农优特产品在货源供应、冷链仓储等资源共享。湘西,不仅生态环境优美,还有八好——好茶、好水、好果、好米、好油、好肉、好药、好物。比如脐橙、椪柑、猕猴桃,腊肉、腊香肠、黄牛肉,水稻米、贡米,“湘西黄金茶”“保靖黄金茶”等。湘西那些藏在大山里的好东西,只等大家来发现。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刘慧

编辑:丁洵

阅读下一篇

返回味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