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菜产业链年产值突破6000亿元;全国菜系中,湘菜市场份额占17.6%,占有率跃居全国菜系第一……如今,湘菜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不断“破圈”。
12月19日,央媒评论员、知名博主、网络大V、湘菜行业专家学者等组成的“名评名家”团队齐聚长沙,探访特色产业,品味地方美食,探寻湘菜产业的蜕变故事。
技术革新“湘土”新气象
香辣鲜美的小龙虾,是湖南当之无愧的宵夜首选。新鲜小龙虾,以往从4月开始上市,冬季则十分罕见。
12月,湖南某小龙虾养殖有限公司的望城荷花虾生态屯养基地,却还屯养着数万斤长沙望城区乔口镇的“土特产”——荷花虾,即将被销往湖南乃至全国各地的餐饮店。
望城荷花虾生态屯养基地的小龙虾 供图 湖南省委网信办
“以前冬天吃不到新鲜的小龙虾,只能冷冻。三四年前,养殖的季节限制问题一直是整个行业的痛点。”上述公司总经理崔松介绍。
“现在通过水冷凝蒸发器,能够使室内空气温度恒定在8℃左右,让小龙虾在适宜的环境下存活3至4个月,以实现‘高峰收虾,错峰出虾’的新型模式。”基地的厂房内,崔松穿梭在循环水系统间。“这是我们基地自研的设备,一套系统包括水净化、制冷和过滤等全链路。”
除了反季节育苗技术,该公司还探索出“一荷三虾”综合养殖新技术以及工厂化低温循环水数字化管理技术,不断解决养殖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推动养殖技术的革新。
“这是一个‘三赢’的故事,我们企业有稳定的货源,食客四季都能吃到新鲜小龙虾,农民也有了收益。”崔松说,荷花虾很大一部分是从乔口镇的虾农手中收购。“我们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高品质、高规格的小龙虾,帮助乔口养殖户增收。”
如今,小龙虾养殖已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目前,乔口镇50亩以上规模小龙虾养殖户54家,养殖面积约1.22万亩,总产量约2340吨,综合产值2.5亿元。
近年来,乔口镇依托镇域丰富水资源,持续助推荷花虾产业高质高效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通过“龙头+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以统一的育苗供应、统一的技术指导、统一的加工销售等方式来推动荷花虾产业运作,为产业注入科技新动力。
教育赋能“湘味”飘万里
数十名学生或操着刀具、或拿着锅铲……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湘菜学院的实训基地内,“当当”的金属回响不绝于耳。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菜品 摄影 李媛
“湘菜学院,是全国范围内第一所以地方菜系命名的学院。”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湘菜学院院长邓应华语气中透露着自豪,该院成立11年来,培养的逾万名高素质技能人才扎根湘菜产业,近2000名学生已成为湘菜餐企骨干。
如今,湘菜作为湖南的标志性产业与文化象征,正满怀热情地拓展国际市场。湘菜学院也紧跟“潮流”,把教育舞台“搬”出湖南,触及全球:
2023年10月18日,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湘菜学院日本分院在日本熊本县揭牌成立;
2023年10月25日,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湘菜学院英国分院在伦敦正式揭牌成立;
《湘菜烹饪技术与餐饮服务职业教育》国际职教标准出台,开发国际化双语线上课程14门,覆盖10个国家与地区,线上选课已超11万人次……“我们探索教随产出、产教同行,破解湘菜出海国际化人才短缺的问题。”在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崔德明看来,要把产业发展好,人才,是最根本的动力。
湘菜学院的学生展示刀工 摄影 李媛
“湘菜出海,文化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桥梁。”邓应华介绍,学院正通过举办湘菜文化节、湘菜烹饪大赛等活动,让海外人士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湖南的历史故事、民俗风情,从而真正实现湘菜文化的深度交流与传播。
“未来,我们将努力提高湘菜职教的适应性、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助力‘湘菜品牌国际化、湘菜加工智能化、湘菜推广精准化、湘菜服务定制化和湘菜产品标准化’,为湖南打造湘菜万亿产业、长沙建设‘世界美食之都’增值赋能。”崔德明说。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作者:李媛
编辑:丁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