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沙洲日记|百味沙洲之沙洲青椒炒油渣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谭旭日 编辑:何晓露 2023-12-17 12:24:30
时刻新闻
—分享—

12月16日 星期六 小雨

沙洲山野之中,物产之丰富,使得这个小山村像一个聚宝盆。自古以来,这里的种养发达。地里的花生、豆子、高粱,成就了沙洲饮食的湘南风貌及味道。猪圈牛栏中,成了沙洲农耕雨织的基本要素。

沙洲有山,山上有茶树,茶树结茶油。地里有油菜,菜花黄时,蝶飞蜂舞。早春过后,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结籽,晒干后榨菜籽油。平日里,这里的人吃膏油,猪板肉煎炸的猪油。无论贫瘠的岁月中,还是今天富足的日子,沙洲人视茶油为珍物。不到大喜,难得下锅。菜籽油和膏油成了沙洲日常炒菜的油类。

沙洲人家家户户吃猪油,圩场上的肥肉格外抢手。不远处的文明圩杀猪档,除了肥肉,猪脚、猪耳、猪下水,其他肉一刀砍。这里瘦肉比肥肉略逊一筹,也是沙洲传统饮食习惯所致。一个家庭要吃猪油,得找个熟悉的屠户预订。砍回来的猪油板肉切块,煎炸,家家户户就有了油渣。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油渣成了沙洲美食中难得的记忆。

沙洲人炸油渣,选猪板油或肥猪肉。过去沙洲人养猪,靠打猪草糠米及潲水,喂养的猪肥膘足。猪板油,是猪腹腔肉的那层肥厚的脂肪,没有瘦肉,其油特别多,纯正。若不是自家杀年猪,四时八节的杀猪,要想寻得一付上好的板油,得托关系,找屠户。村子里只有屠户才知道谁家的猪养得肥壮,膘实。要是主家富足,猪板油多半会出售。上两百斤的猪,一付板油起码超过二十斤。切成巴掌宽一块,再用刀解成长条形,再切成二指宽四方见长的块状,放进大锅里煎炸。满满一锅猪板油,炸干后,充其量拿来驴胶补血冲剂的搪瓷碗盛下一碗油渣,其他全是油,用陶钵油瓶盛起来,以备随时炒菜。

文明圩的屠户因此倍受村子里的人尊敬,他们行走村寨时,总有友好的招呼,端上一碗酿米酒,煎上一碟盐花生米。村子里吃公家粮的人家会好点,偶尔到圩上买点瘦肉打牙祭。他们对生活的讲究,超出于平常人家。在沙洲村,吃瘦肉不划算,而油渣又是一道难得的美食。

肥肉买回来后,切成块状,白白软软的,放进锅里榨油。慢慢地,肥肉由白变黄,由大变小,由软变硬,直到萎缩成手指大小的一块,没油了,把油渣捞出来,盛在碗里。

图片1.png

沙洲瑶厨出品。

炸油往往在晚饭后进行。孩子们格外高兴,抢着烧柴火,盼着有犒劳。打懂事起,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每逢这样的高光时刻,定会围在锅边,等着盼着。每每这时,灶房里的瓦面上透过一缕缕青烟,板油的焦香四散开来,在村子的上空飘荡。母亲不失时机地盛出一点分给我们解馋。我们一把抓过油渣,一边吹气,一边往嘴里送。嘣嘎脆的油渣,满口生津。

每年初夏,村子里的新辣椒出产。老辈就会把珍藏在陶钵里的油渣拿出,摘来新鲜的青椒切成小片,再备用些浏阳豆豉。起锅,入少许猪油,下入青椒丁、蒜茸、豆豉煸香,加盐、味精、胡椒粉调味,放入油渣,淋辣椒油翻炒均匀出锅即可。村子里的人吃油渣,还有一种吃法是蒸,油渣放碗底,上面放一层豆豉辣椒酱。猪板油的油渣往往就是这种吃法。蒸的油渣汲了蒸气,膨胀发软,入味深,咸辣有度,嚼劲十足。

无论是哪种做法,油渣都特别开胃。吃油渣那一餐,一家人吃饭要比平时多煮一点。如今,青椒炒油渣,成了沙洲人忆苦思甜的一道美食,不仅渗透了母爱,更寄托了沙洲人对过去岁月的追忆和珍视。

(作者:谭旭日 美食专栏作家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谭旭日

编辑:何晓露

本文链接:https://wdhn.rednet.cn/content/646756/51/1336150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味道湖南首页